迷你世界
<p>2016年,当《我的世界》中国版因网易代理而变得遥不可及时,我的老旧手机在应用商店里邂逅了《迷你世界》。这个看似相似却又独具特色的沙盒游戏,很快成为我数字世界的新家园。记得第一次加载游戏时,那明亮的色彩风格与Q萌的角色设计,与MC的写实像素风形成鲜明对比,瞬间俘获了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。</p>
<p>最初的账号虽已遗失在数字洪流中,但那些记忆却历久弥新:在单人模式里笨拙地搭建第一间树屋;在联机大厅结识的玩伴们,即使他们最后的上线时间定格在五年前;还有那些熬夜创作的地图存档,每一个都承载着特定时期的奇思妙想。</p>
<p>随着"迷你MC之争"在网络世界愈演愈烈,我这个同时热爱两个游戏的玩家陷入了尴尬境地。课间与同学辩论时,我坚持认为"游戏没有高低贵贱",却因此成为班上MC死忠粉们的"公敌"。记得有一次我还和同学因为这事打了一架。</p>
<p>有趣的是,这种争议反而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。我开始在迷你世界中复刻MC的经典建筑,试图证明两个游戏可以和谐共存。这段经历无意中培养了我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,也让我明白:真正的玩家应该超越阵营对立,专注于游戏本身的乐趣。</p>
<p>2021年,我迎来了游戏生涯的重要转折——通过审核成为迷你世界地图开发者。促使我迈出这一步的,是一个 巨大娘地图,这个地图主要内容是一个巨大娘在破坏城市。</p>
<p>然而好景不长,由于某处细节设计欠妥,地图被系统判定违规下架。这次挫折让我深刻认识到创作自由与平台规范的边界所在。虽然作品夭折,但这段开发者经历让我掌握了基础建模、剧情设计等宝贵技能,为后来在其他游戏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。</p>
<p>随着时间推移,我的游戏重心逐渐回归《我的世界》。但迷你世界留下的印记从未消失:那些培养的建筑审美,那些磨练的社交技巧,甚至那些关于游戏伦理的思考,都成为我游戏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/p>
<p>如今回顾这段"双栖"经历,我更加确信:玩家的忠诚不应是对某个游戏的盲目追随,而是对自己游戏初心的坚守。迷你世界或许已淡出我的日常,但它教会我的包容心态和创造精神,将继续指引我在更广阔的沙盒宇宙中探索前行。</p>